中国基层政治内幕——读《县乡中国——县域治理现代化》
戳上方蓝字[李子旸]关注公众号,不错过精彩文章~
看《县乡中国》这本书,我学到一个新道理,那就是:关于政治制度、政治体系的知识,分为不同的层次,至少可以分成三层。
第一层是公开的,或者说用文字可以记录和表达的知识。比如,县级党委-政府的设置。县里设立党委、政府、人大、政协四套班子。党委有书记、副书记。政府有县长、副县长。人大和政协则分别有主任和主席及相关副职。县里还有多个委、办、局。每个单位分别是什么职能,有多少编制等等。还有,县一级领导是处级干部,县里委办局的领导是科级干部等等,等等。
这些知识,在相关文件和著作中可以找到。政治、行政等专业的学生,不出校门就能学到这些知识。同样,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,包括外国学者,通过阅读相关文件和著作,也能掌握这些知识。
第二层则是不公开也不保密的知识,但在书中找不到。这些知识其实就是经验。这些经验性知识,因为没有用文字写出来,在学校里学不到,学者仅靠读书也无法了解。不过,只要你去政府部门工作几个月,就能大致了解到这些知识。说某人有工作经验,就是指这人工作一段时间以后,逐渐掌握了这个“第二层知识”。
比如,在县这一级,县委书记和县长,也就是党委和政府是有分工的。虽然县委书记是一把手,但他并不能完全指挥县长。政府范围内的工作,县长自有他的权力。但是,到了乡镇一级,就不是这样了。
在乡镇一级,镇党委书记“一把手”的含金量更高、镇长虽然行政级别和书记一样,但在现实中,镇长实际是书记的下级。镇里的事情,完全由书记说了算。也就是说,不能把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关系,等同于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关系。这件事没有人公开说,但你要是不懂,在工作中就会露怯冒傻气,至少是说外行话。
再比如,县委书记要实施一个项目,他需要做什么?是不是开个全县干部大会宣布一下就行了?或者说,书记的工作方式是什么?他天天工作,是在忙什么?如果有人反对这个项目,书记会怎么应对?那些反对的人,会如何表达反对?
这些知识,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。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高深,而恰恰是因为这些知识很平凡,看上去平淡无奇,没什么“技术含量”。大家习焉不察,不以为意。可是,虽然没难度,你不亲身经历一番,就是学不到。而没有这些经验,你就很难把工作做好。这就是亲身历练的意义所在。
这个“第二层知识”,有时候也被称为“套路”。在任何组织内做事,都是有套路的。第一步做什么,接下来做什么,怎么说服人,怎么和反对派斗争,怎么开会,怎么写报告,除了明文规则以外,还有种种不成文的规则和惯例。区分内行和外行,主要就是看是否掌握这些套路。
那些不了解“第二层知识”,只了解“第一层知识”的人,就是所谓的“书生”或“书呆子”。书呆子为什么办不成事,原因就在于此。他只有书本知识,缺乏实际经验,或者说,缺乏“第二层知识”。
第三层则是地方性的具体知识。这种知识不但没有文字记载,而且往往秘不示人。比如某书记的偏好是什么?他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?某县的书记和县长的关系如何?县里各个委办局的领导和书记县长的关系如何?谁是谁的人?谁和谁以前是同学、上下级?谁和谁之间矛盾很深?某人的后台是谁?某些政策的真实用意是什么?某些项目的实际得利者是谁等等,等等。
这个“第三层知识”,即使工作了很长时间,也不见得能掌握。要想成为个中高手,须特别留心,多方打探,搜集整理,做个“有心人”才行。而是否充分掌握“第三层知识”,是干部升迁快慢高低的关键。同一届大学生毕业进入政府机关。几年以后,有人提拔,有人原地不动,区别就在于他们对“第三层知识”的掌握和利用能力。
这“第三层知识”不但文字不能表达,普遍的泛泛而论也没有意义。必须结合某地某时的具体情况,才有意义,才有用处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地方性知识”。这种地方性知识,琐碎分散,且频繁变化。只有当事人才能掌握。外人很难了解,也没必要了解。
政治体系外的人,往往只掌握第一层知识。体系内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,能掌握第一、第二两层知识。而只有充分、全面地掌握所有三层知识,并善加利用,才能在体系内游刃有余、如鱼得水。
《县乡中国——县域治理现代化》讲述的就是中国基层政治中的“第二种知识”。我称之为“内幕”。在这里,内幕并不含有解密、揭秘的意思,指的只是那些难以用文字表达、但政治体系内人人皆知的实际运行规则、惯例、套路。这些也不是见不得人的“潜规则”,而是看上去平淡无奇、但很有用处的实际经验。
书里有很多这方面的“干货”。看过以后,让我解了不少惑,比如,一把手领导怎样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?为什么基层会层层加码?为什么要开那么多好像完全没必要的会议?领导提拔下属时有什么技巧?上下级之间怎样讨价还价?为什么经常有那种“运动”式的行政执法?怎样才能确保地方上的安全生产……
政治体系内的人,掌握这些实际经验,就成为内行,有助于正常开展工作;体系外的人,了解这些工作经验,可以理解政府出台政策的原因和用意;进一步说,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是怎样运行和治理的。
而且,政府机关是一种人类组织,而组织的规律,很多是共同和相通的。了解这些知识,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各自行业的规律和“内幕”。
要知道,这方面的书,很少见。如前所述,“第二层知识”没有什么难度,谁都能掌握,但是,不亲身在体系内工作或深入探访一段时间,也掌握不了。书房里的学者,从理念到理念,是写不出《县乡中国》这样的书的。
本书作者杨华,是武汉大学的教授、博导,对“第一层知识”掌握得很充分。在这个基础上,从2007年开始,杨教授长期到基层调研,累计调研时间超过1300天,因此掌握了很多书房里的学者掌握不到的“第二层知识”,汇集成了这本书。这种深入现实的学者,在我国很少见。所以,《县乡中国》这种书,也很少见。
其实,这是我国的政治理论研究相比先进国家的一个明显落后之处。我曾经看过一些美国学者研究他们国家政治体制的著作,共同点是都有丰富的一线调查研究资料。正是因此,他们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分析,既深入细致,又切合实际,而不是那种“从理念到理念”的泛泛而谈。
政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。很多重要的政治学知识,隐藏在具体的政治、行政过程中,需要学者去观察和提炼。这才能“见人所未见”“知人所未知”。研究政治的学者,脱离实际,只是讨论概念和理论,讨论反而难以深入,只是低水平的重复。这种低水平的重复,可以说目前充斥着学术界。
因为脱离实际,不能揭示出基于本土真实经验的政治理论,很多研究者实际上是把西方国家——主要就是美国——的理论硬套在中国的现实上。由此得出的分析和结论,看上去很有“批判性”,实际上却是大而无当、言之无物。
有些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者,有一种心态,那就是认为中国的问题很“土”,很“粗鄙”,或者说很不正规、很不像话,上不了台面,配不上他们从外国书里学到的那些精致理论。
因为有这种心态,这些研究者没有兴趣去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。在他们看来,中国社会现实只应该被“改造”——按照外国书上的精致理论去改造,改造越彻底越好,最好能推翻重来。
实际上,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的问题很“土”,很“粗鄙”,恰恰是因为他们把外国理论硬套在中国现实上。狗带嚼子——只好胡勒一通嘛。也正是因此,他们的所谓“批判”,无非是削足适履之论,削中国现实之足,适应外国理论之履。
外国理论,是基于外国现实经验提炼而成。所谓精致,无非是理论发展时间已久,历经几代学者反复打磨修正而已。中国学者要做的,是去深入观察中国现实,提炼出相应的理论。更进一步,在中外理论的对比中,发现普遍的原则,或者对既有的普遍原则有更深的理解。这样一来,才也会有基于中国现实经验的精致理论。在这些理论的视角之下,中国的现实也就不那么“土”,不那么“粗鄙”了。
《县乡中国》就是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。看到这书,会让人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。说熟悉,是因为书中讲述的都是身边的事情,此前多少有所耳闻;说陌生,则是因为缺乏深入了解,即使是身边的现实,大家也往往只是略知一二,印象朦胧。看到书中详实真切的分析,就会一下子有豁然开朗、原来如此的感觉。这种独特的“本土性”阅读体验,对当代中国读者来说,颇为可贵,是读外国书得不到的。
希望中国的学者,能给中国读者提供更多这种“本土性”阅读体验。这既能增进大家对中国的理解,也有助于丰富理论本身。中国现实,其实是一座理论富矿,其中蕴藏着大量尚未被充分认知的社会规律,有待人们去发掘和整理。
《县乡中国》一书的内容很丰富。接下来,我会挑选一些有趣的内容,“抄袭”改写,与各位分享。
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。
本文系原创作品,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。
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,谢谢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“李子旸”
看更多精彩文章